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理论解读
◆四个全面
1、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2、“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
3、“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面和从严,一方面通过制度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双管齐下、相互辅助,使治党更有成效。
4、“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四个全面”的本质。
“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6、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7、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最终成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不仅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其他各领域改革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
8、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关键要素之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首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其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迫切要求。再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奠定更加坚强的物质基础。
9、如何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重大而深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10、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首先明确道路问题。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道路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做出的战略抉择,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也要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成果,但绝不能搞“全盘西化”,决不能搞“全面移植”,决不能照搬照抄。
11、为什么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其次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重要支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法治中国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集合体,需要三者同步建设。再次,建设法治社会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人民群众来讲,法治社会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的同时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2、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是人民,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三,坚持深化改革。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第五,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第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4、怎样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第一,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在以往自标要求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和调整深化,目标体系更加全面完整,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第二,这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持续深入认识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迈上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但不是各地区群众都相同和平均的小康,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的小康。第三,这是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部署。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融于其中,除提出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具体要求外,在新的目标要求中专门增加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若干目标要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使我们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既是社会生产力明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社会,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第四,这是对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问题的具体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人民群众和国内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普遍认可和满意,关键在于能否补齐突出的短板,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
15、为什么全党必须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和实践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了路线。我们党将这个思想路线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个思想路线来自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各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反复证明而形成的,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我们党形成了反对教条主义,尊重事物本来面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这样的思想路线,既是指导每个党员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方法,也是保证党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效执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在党长期建设发展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融入党的精神和肌体之中,是党的思想和行动的灵魂。党只有守住这个魂,党的精神才能巩固,党的肌体才能健康;而守住这个灵魂的最好实践,就是将其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使党的工作及党内政治生活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能做到实事求是,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以保证党的工作始终贴近实际、贴近人民、使党的思想、组织和行动始终充满活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6、为什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的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党是靠共同的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凝聚起来的。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衡量党员的质量,主要看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何、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
17、如何理解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内涵同样十分丰富。强调保持一致不是一个空口号,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强调保持一致,不是没有明确的内容和指向,而是要具体体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强调保持一致,不是一般的一致,而是高度一致,做到声调步调完全合拍、言行表里完全如一。我们要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来贯彻,作为严格的政治基准来执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必须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五位一体
18、“五位一体”总布局指的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19、五大建设的逻辑关系。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0、“五位一体”总布局要落实哪些决策部署?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1、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以什么为指导?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从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方面体制机制。从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入手,在解决影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问题上着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社会环境。
23、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他们统一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4、如何理解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成宏观调控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25、如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环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要做到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需要按照以上要求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第一,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越位问题。第二,加强有效治理,解决在履责方面缺位问题。第三,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解决错位问题。第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解决政府管理效能不高问题。
26、如何优化政府组织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必须把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统一认识,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一是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在优化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也要统筹考虑党的机构、群众团体的机构设置的优化,使整个国家机构更加适应发展和体制完善的需要。二是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三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四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这是防止机构膨胀、职数超配、人员超编的制度保障。
27、如何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确保具体政策措施相互匹配、良性互动。第一,对当前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进行延续和规范。在以往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要继续保留,并切实加以落实。对一些成熟的现有政策,要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约束力、增强权威性。第二,对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原有文化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方面,对原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一些规定作出必要的调整修改。另一方面,开发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第三,探索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学习国外促进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借鉴其他行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政策,突出文化领域自身特点,不断创新。
28、为什么要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第一,这是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民生得到更好保障和改善,但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和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有效运转、真正惠及群众,必须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布局、合力推进。第二,这是推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让广大农民群众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要重视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快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三,这是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长,公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更加高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和实用性、便利性。
29、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
30、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管理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对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正确把握。第一,坚持系统治理,治理主体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第二,坚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实施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第三,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要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第四,坚持源头治理,治理环节上要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
31、怎样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共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重点加快4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第二,加快实施政社分开。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第三,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第四,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32、怎样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已经进入风险期,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再有,重点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
3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系统论和实践要求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生态文明决策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生态文明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
34、如何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就是要将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国土空间确定为优化开发或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在准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的开发原则,要坚持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
35、如何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确保生态功能区建设,要加快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政策,尤其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从宏观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着眼于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收益内部化,使保护者得到补偿与激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自愿自利。坚持资源使用付费和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原则,必须因事制宜,明确特定的责任补偿主体,多个主体的要量化责任。同时,生态补偿要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36、怎样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行体制难以适应中央对环境保护监管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第二,必须明确改革原则。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坚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第三,必须明确改革目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建立统一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建立权威的环境执法体制,完善国家环境监察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监测预警体制。 (未完待续)
|